新闻与活动西湖新闻WeSalon

“WeSalon”第二十四期:独立科研之旅:潜心探索与经验分享
WeSalon
2024年05月20日
媒体联系 张弛邮箱: media@westlake.edu.cn
电话: +86-(0)571-86886861
公共事务部

    夏日伊始,云谷校园的夜晚凉风习习,学术环实验室灯火通明,虫鸣声为师生们忙碌的科研工作伴奏着。

    2024年5月14日傍晚,由西湖大学研究生会举办的2024年首次WeSalon微沙龙活动终于在云谷校区行政楼一楼报告厅与师生碰面了。本次活动,研究生会有幸邀请到了西湖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讲席教授柴继杰作为主讲嘉宾,带来关于独立科研的故事与经验分享。今年,正值柴教授独立科研20周年,许多师生慕名而来,热烈讨论了科研路上可能遇到的各种机遇和挑战。

    本次活动以访谈问答的形式展开,柴教授和主持人进行了数轮精彩的对话。回顾自己20年的独立科研经历,柴教授认为科研并不是一条容易的路,早期的工厂工作经历丰富了他个人经历,也同样在那时候让他意识到自己的兴趣所在,为后来做的选择和转变提供了基础。读博士的时候,他开始认识到独立研究的重要性,并逐渐摸索到了适合自己的研究方向。柴教授强调,对科研的热爱和兴趣是推动科研工作的关键。

    科研中遇到难题和挑战是常有的事,柴教授分享了他的应对方法:面对困境,实际上是面临一系列选择。人生中的选择至关重要,我们需要在合适的时机做出正确的选择。有时事情的发展可能与我们预期不符,但这也可能是一个宝贵的机遇。无论如何,都应当保持坚定的决心和勤于思考的习惯。在讨论如何适应科研工作时,柴教授建议学生和年轻的研究者要勇于尝试,认真理解实验的每个步骤,并学会清晰地表达复杂的概念。

    谈到人工智能对生物科研的影响,柴教授认为AI技术就像其他科研工具一样,能够帮助科研人员提高研究的深度和广度,提升工作效率,而非取代科研人员的工作。他鼓励大家积极接受这一新兴技术,用来帮助解决复杂的生物学问题。

    关于如何平衡科研和个人生活,柴教授坦言自己将大部分的时间精力奉献给了科研工作,但他强烈建议同学们可以发展保持自己的兴趣爱好,在科研之外还能有丰富的精神生活。

    与学界前辈交流的机会十分珍贵,现场观众踊跃提问,气氛热烈高涨。柴教授耐心地回答了各种问题,包括如何培养批判性思维、如何处理科研中的不同风格、如何解决师生之间的矛盾等,他还分享了自己在不同研究领域中的经验和如何适应变化。

    一廿一瞬,一研一生,潜心科研二十年如一日的柴继杰教授是每个人的学术榜样,他的分享给了年轻科研工作者很大的鼓舞和启发。

    WeSalon是由西湖大学研究生会搭建的师生交流平台。通过每月一次的活动,促进不同学科师生交流与合作,助力在校博士生的科研,为学校的学科交叉融合营造一个轻松、自由的校园文化环境。

    (图/毛松   文/西湖大学研究生会)


Baidu
map